2024年亚洲杯赛程表_竞彩足球比分_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_基米希 - 探球网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一帶一路”上的綠色港口:機遇與創新相伴

發布時間:2019-12-03    瀏覽數:1135次
港口是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重要支撐。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我國綠色港口建設也迎來難得的機遇期。

日前,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寧波梅山物流產業聚集區管理委員會、寧波舟山港集團、落基山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一帶一路”綠色低碳國際港口論壇上也發布了一系列梅山綠色港口建設“重磅文件”,為踐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推進實施梅山近零碳示范區建設規劃,推廣低碳港口和“港、產、城”融合發展經驗以及促進國際港口交流合作提供推動力,同時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創新模式和綠色力量。
?


綠色港口建設:有成果也有短板

據了解,在全球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綠色港口建設備受重視。如,新加坡是全球最早注重并堅持環境保護的樞紐型港口之一。

2018年11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宣布:從2020年起,將禁止船舶在新加坡港區內把船舶脫硫設備的洗滌水排入海中,而安裝混合型脫硫設備的船舶將被要求切換到閉環模式,以促使船舶采用更潔凈的燃油。此外,比利時安特衛普港、新西蘭奧克蘭港等全球知名港口,也很早就通過建設岸電系統、布局LNG加注服務等措施,積極應對抵港船舶硫排放。

“十二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部開展了綠色港口主題性試點示范工作,先后確立了連云港等4批11個綠色港口,并發布了《綠色港口等級評價標準》。就我國而言,綠色港口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現在:綠色港口發展理念初步確立,綠色港口標準體系不斷完善,綠色港口管理水平持續提升,綠色港口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內很多港口岸線主要資源利用率明顯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水平不斷提高。如近年來,寧波舟山港在綠色港口建設的各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集卡“油改氣”、船舶岸電供應、牽引車“一拖多掛”、龍門吊“油改電”、RTG油改電技術改造以及清潔能源應用等,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果。

然而即使建設綠色港口的重要意義已成為國內行業共識,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我國的綠色港口建設水平仍然與多數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也存在不少短板和困難。

如,由于我國大多數港口都是老港口且港口規模過大,港口的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落后難以適應綠色港口發展;綠色港口建設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尚未健全,系統的綠色港口評價指標體系還沒有形成;在具體舉措上不注重節能減排技術的創新和研發,沒有形成統一的綠色港口建設規劃等。

“一帶一路”:帶來難得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綠色港口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為綠色港口發展指明了方向,為綠色港口建設和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多元化機遇就非常符合港口的需要,首先‘一帶一路’需要大量交通的支撐,在這方面港口是有優勢的,而且‘一帶一路’牽涉大量跨國運輸,這也是港口的強項。”相關受訪專家表示。

目前,“一帶一路”上的不少港口都在加快綠色港口建設的步伐。據了解,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核心區重要支撐,寧波梅山港自2010年開港以來,始終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積極響應寧波梅山國際近零碳排放示范區創建工作的號召,在港口清潔能源利用、節能減排以及智慧智能港口試點示范項目的開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翻閱《梅山創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區總體規劃》了解到,近零碳示范區建設將為寧波梅山在新時代帶來獨特的競爭新優勢,增添寧波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并將其打造成為以綠色為底色的“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形成面向全球的“港口-產業-城市”綜合開發區的新典范。

港口,是寧波最大的資源。記者還從論壇上了解到,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樞紐港,寧波舟山港打出了綠色發展組合拳。

一方面,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先后實施了鎮海港區、北侖港區等碼頭的搬遷改造工程,將原來的散貨碼頭改造為件雜貨碼頭或集裝箱碼頭,有效減少了煤炭、礦石等散貨作業對城市環境的影響。

另一方面,深入推進港口節能減排新技術的應用,推動工程建設實現節能發展。

據介紹,寧波舟山港全面開展了龍門吊“油改電”項目,實現寧波港域全覆蓋,集團LNG集卡超650輛。2016年,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分公司被中國港口協會授予全國首批“四星級綠色港口”稱號,并入圍“亞太綠色港口獎勵計劃”,成為我國唯一上榜的集裝箱碼頭公司。

“在綠色港口的建設中,寧波舟山港得到了良好發展和經濟上的回報。建設綠色港口,給企業和社會都帶來了寶貴的財富。”寧波舟山港集團副總經理向堅剛表示。

近零碳排放示范區:綠色港口的創新建設路徑

近零碳排放示范區,是指該區域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高水平建設的同時,實現區域內碳排放趨近于零,經濟增長由新興低碳產業驅動,能源消費由先進近零碳能源供給,建筑交通需求由智慧低碳技術滿足,并在遠期最終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源與匯的平衡(凈零碳排放)。

據了解,梅山是寧波的新區,當前正處在人口和經濟快速增長、“港-產-城”綜合開發和建設強度較高的階段。

與會專家認為,梅山應該充分重視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尚未規模化建設和“高碳鎖定”的時機,全方位探索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模式,各經濟部門應在現有綠色和環保政策基礎上繼續加大實施力度,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實現經濟發展、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的脫鉤。

《梅山創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區總體規劃》提出,到2030年,梅山單位GDP碳排放量低于0.05噸CO2/萬元示范區有望在2050年最終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源與匯的平衡(凈零碳排放)。

實際上,在《巴黎協定》的推動下,“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成為很多國家、多邊開發銀行、行業巨頭、行業組織的長遠目標。

“打造規劃與建設近零碳排放區的‘梅山模式’,也將為國家遴選近零碳排放示范區提供領先案例。”

與會專家表示,寧波梅山在借鑒國外近/凈零碳排放城市建設經驗時,也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科學制定近零碳城市發展規劃,充分發揮低碳技術和市場創新的優勢,充分調動公共部門、企業、社會組織、民眾等多方面的力量,實現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共贏。

來源:中國發展網